美加金联移民

美加金联移民 > 加拿大移民 > 加拿大移民资讯 >

加国华人参政议政忙:加拿大社会面面观(四)

另外既使太空家庭婚姻是完整的,但是由于父亲经常在外,这对子女的正常成长发育和教育也是不利的,子女在长期缺少父亲接触和亲自关心的家庭中长大,可能会有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陷,也会产生与父亲的隔离感和代沟.所以对可能成为太空家庭的移民来说,应该在移民前仔细斟酌移民在事业﹑家庭﹑子女教育﹑夫妻感情的得失,安排好移民后的事业和家庭生活.我们祝愿华人移民家庭生活美满幸福.

19.海外放羊:小小留学生的生活2001年初一位不满20岁的刚从中国北京来到加拿大温哥华仅仅十几天的小留学生在住所外割腕自杀,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警方调查结论是该学生由于生活压力太大,承受不了而走上绝路.专家分析认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经不起正常陌生环境的适应. 这位同学的悲剧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引起华人的一片关注.在温哥华的自费小留学生有几千人之多,他/她们独来独往,基本上被当地的主流华人社会所遗忘.所以该事件之后当地华人社团有关人士正在探讨如何关心中国的小留学生.近几年留学出现的一个新特点,就是申请到加拿大念高中﹑语言补习学校﹑大学预科甚至初中的学生越来越多, 他/她们的年龄大多在20岁以下,有的可能在15-16岁.

这些小留学生有的在中国国内正读高中,或者刚刚高中毕业,或者已经进入中国的大中专院校.他/她们一般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都受到父母亲甚至祖辈的呵护和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来到加拿大以后面临许多问题:

(1)独立生活能力一般较差,无法面对新的自立生活;

(2)不知道计划用钱,在国内的时候一般都是向父母伸手要钱的;

(3)身边没有亲人,或者名义上的监护人没有起到应有的监护责任,有时会感到孤立无援;

(4)生活方式上一般喜欢赶新潮,对西方的新东西目不暇接,标新立异者众多;

(5)有的留学学校办学素质较差,没有对学生尽到教育责任,没有设置学生辅导员,没有统一的学生寄宿制度;

(6)从年龄阶段的心理结构上讲,心理上一般都比较敏感脆弱,行为的模仿性强,对事务的甄别能力较弱;

(7)不熟悉当地的法律,也不愿遵守法规和公共道德,主要体现在无证驾驶﹑超速飘车﹑公共场所吸烟﹑拖欠逃避房租,有的犯事后躲回国内;尤其是新学生对新环境不熟悉,容易产生孤独感,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文化﹑家庭和经济条件的差距,都会给别的学生造成攀比的压力.所以如何度过刚到国外的过渡期就显得十分关键.一般的留学生学校会安排留学生住在寄宿家庭(Home-stay)中,也期望学生与西人融合并学习英语,但是中国学生一是嫌房租贵﹑二是吃不惯西餐,所以学生们都相邀合租房屋,但是由于合作精神不足,朋友们不断在分化组合,经常花精力找房搬家.

从家长方面看,由于大多数父母不能亲自陪读,所以认为给足子女钱就万事大吉;一些父母希望多与子女沟通联络,但是天高皇帝远,管不到远方的子女,因而任由子女在国外折腾.

所以如果要把子女送出国,还需作出一些准备,如在国内时准备培育小孩的独立生活能力;一些生活琐事(如洗衣﹑做饭﹑铺床﹑吸尘﹑买菜)等多让子女做;选择出国的地方最好有亲朋好友,可以适当帮助照顾;对性格内向的小孩,多注意其情绪的变化.

20.海外资产申报:华人富豪移民的心头痛

如果有人说当你移民到加拿大后,你留在中国的资产收入都要在加拿大申报纳税,你在中国还有多少资产都要向加拿大政府报告.这不是一个玩笑,而是加拿大税务局的规定:加拿大税务居民必须就全球收入纳税,海外资产申报还有一个专门的法律,这恐怕是华人富豪们始未料到的.

加拿大社会福利好,但是税率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对从低税区移民到加拿大的人来说总是不习惯的,所以会千方百计的偷税漏税;加拿大本土高收入人士也纷纷在海外设立信托进行避税活动.早在1994年就"航天员"家庭的瞒税事件,新闻媒体大蕼渲染报道,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海外资产申报.在立法过程中尽管有各种利益集团的阻抗反对活动,但是法律在作出一些妥协后,最终还是获得立法通过并付诸实施.加拿大的税务居民在下列四种情况下,需要填报海外资产的情况: (1)海外资产成本价在10万加元以上; (2)在海外有持股10%以上的附属企业; (3)转移或者贷款给海外信托; (4)由海外信托接受分配或者借款. 其中的海外资产是指: (1)海外现金和存款,包括银行存款﹑汇票﹑商业票据; (2)海外私人公司或者上市公司的股票; (3)海外的债权,如他人的欠款﹑公司和政府的债券﹑贷款; (4)海外信托权益; (5)海外的房地产; (6)其它海外资,如贵金属﹑金银票据﹑期货合同; (7)海外的无形资产等.不包括的海外资产是类别: (1)为个人自用和活动性商务的物业; (2)海外联营公司的股票(另行申报); (3)海外联营公司欠款; (4)个人收藏品,如珠宝﹑艺术品﹑邮票等.需要申报的海外资产成本超过10万加元就需要填表,新移民第一年免报,以后每年必须申报.资产成本以移民登陆那天的资本市场价格计算.值得指出,加拿大并不对"资产"本身征税(企业资本税除外),而是对这些资本产生的"收入"征税,据实申报是公民或移民的应尽义务.对有大量资产的人士要移民加拿大,事先要对资产进行合理的安排,否则既使在加拿大居住一段时间而以为没有申报或者少报漏报希望侥幸过关,在被发现时还会被追缴税款并被罚款和附加利息,到那时可能就得不偿失,甚至在加拿大的财产被拍卖补税,某些富有人士因害怕海外资产申报实施而回流了,所以现在富有人士移民加拿大要三思而后行.

21.梦想成真:温哥华海外华人科技高地建设我们看到华人经济从产业分布看,大多属于传统优势经营的杂货业﹑洗衣店﹑中餐馆﹑制衣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经济附加价值不高,有的还处于内部恶性竞争.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需要海外华人经济转型,转移到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北美的科技十分发达,北美地区的华人经济更应向高科技方向发展.众所周知,华人在数学﹑理工科技领域有出色表现.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新一代具有高科技知识的华人或华人企业尝试进入高科技产业,但除了王安计算机公司﹑杨致远的"雅虎"公司等知名企业凤毛麟角外,大多还处在艰难的创业阶段.尽管在美国加州硅谷的近8000家电子﹑通讯及软件公司中, 约有3000家由华人或印度裔工程师担当业务骨干,华人员工总数达25万之多,但可惜没有产生更多的"雅虎"公司.一些海外学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项目找不到合适的转化途径,科研成果难以迅速转变为市场热销产品.究其原因恐怕与缺少多样性经营人才﹑管理经验﹑创业资本和战略协作伙伴﹑创业资源难以整合有关.如果在海外建立一个专门的华人高科技园区,集聚海外华人中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劳工﹑企业家以及其它专业人才资源,有效统合技术﹑投资资金﹑专业知识﹑创业经验,并与中国大陆﹑港台地区的企业与市场结合起来,形成华人高科技经济的族裔循环机制,则一些难题迎刃而解,这个园区将成为华人精英荟萃并大显身手的地方.华人高科技园区能够充分利用被严重闲置和浪费的海外华人经济科技资源.近几年的出国潮﹑移民潮中,大量优秀人才和资金移出国内.但这些移民资源没有在当地得到有效利用.许多技术移民在国内都是雇主单位的精英人才或业务骨干,在外语上读写没有什么问题,来到海外之后因听说较为困难,缺乏本地工作经历,原有的专业资质不被承认,只能干非专业体力型工作.而许多投资和企业移民更有语言不通问题,对经商环境和政策法规也不熟悉,他们大多不敢贸然进行工商投资;一些企业移民为解除移民条件,不情愿的开设小餐馆﹑小商店聊以度日,与他们在中国弄潮商海的辉煌生活形成鲜明对照.……,总之他(她)们的聪明才智和经济能量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华裔社群经济中的高科技产业开发,首先能够克服工作语言障碍,并达到人尽其才﹑钱尽其殖.目前一些中国大型企业﹑企业集团积极进行跨国发展,其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设立研发实验室和产品开发中心,但这些投资都是企业各自分散进行的,不免带来投资成本(行政﹑房租﹑雇佣)高昂﹑管理控制不便等问题.如果在一个科技园区内对各个企业的研发基地统一行政和物业后勤管理﹑共享研究设备﹑信息资源﹑采用项目招标制度﹑尽量雇佣Part-time和合同制人员,形成大规模的协作型研发活动,无疑会明显降低企业研发投资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这为中小企业跨国研发降低了门坎,有助于国内企业成规模的进行海外科技开发. 我们认为这个园区选址应该在世界科技最为发达的北美地区,以充分利用其科技平台﹑创新体制和资本市场,运用西方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取代华人企业传统家族式﹑经验式管理.具体选择在加拿大温哥华地区,则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首先从国家层面看,加拿大实施多元文化国策,容许居民保留原有的族裔文化特征,并鼓励移民或公民与原来源国进行商业交流,以促进加拿大经济发展和产品出口.另外加拿大在西方国家中,对中国的外交和经贸关系一直很好,加拿大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水平较高,所以发展华人族裔经济和高科技园区,将会得到加拿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其次从BC省情分析,科技产业一直是其增长最快的行业,高科技部门主要分布在飞机和零部件制造﹑建筑机具﹑热力装置﹑化工产品﹑工业电子设备﹑燃料电池﹑海洋科学﹑环保技术和设备﹑纳米新材料﹑生物科学﹑医学保健﹑科技试验﹑显示和纪录装置﹑电子开关和保护装置﹑通讯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电子商务﹑计算器服务﹑影视动画﹑艺术图形制作﹑高科技农业等方面,并且许多高科技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自由党新政府上台后,会更加重视高科技的发展,从有关的减税﹑简化规制等措施去改善投资经商环境,从而刺激科技投资和中小科技企业的成长.大温哥华地区蕴藏着巨大的华人科技﹑投资能量.温哥华已经成为世界华人移民的最热点城市之一,华人达到30万人,华人移民结构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和企业移民汇集于此,不但来自中国大陆﹑港台,也有许多从美国﹑欧洲﹑日本﹑新加坡移民过来,华人人才结构完全覆盖科技发展所需的技术﹑知识﹑资金﹑管理经验,以及法律﹑会计﹑税务﹑创业投资﹑市场营销等方面.更有一些移民已经带来项目设想﹑专利和产品﹑半产品,有的稍加开发便能推向市场.温哥华的华人资源优势在世界其它地方是罕见的. 温哥华作为加拿大的亚太地区门户显得越来越重要,在亚太经济迅速增长和中国扩大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大温地区的华人科技经济在中加经济科技交流中会起到先锋和桥梁作用.从地理区位看,温哥华紧邻美国西海岸的科技发源地硅谷和西雅图,处在其技术扩散和辐射的第一波范围内,许多华人科技人员因家属不能移民美国,就把家安在温哥华,每周五天工作在美西,周末则回到温哥华,两地跑来跑去,可见往来之密切,他们十分想留在温哥华发展﹑从事高科技职业.温哥华与美西相比,居住环境更为优越﹑气候宜人,物价﹑房价租金和工资水平相比较低,大大降低了投资和生活成本.既能够留住优秀科技人才,又能吸引投资者.温哥华的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讯﹑软件环境﹑技术平台能够满足科技研发﹑生产制造﹑国际贸易和进出口的要求,金融﹑保险﹑商品流通﹑房地产和物业管理也十分发达,尤其设在温哥华的创业交易所(CDNX),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资本融资服务,它是北美第四大的交易市场.科技发展必然需要风险投资的支持,在温哥华提供了便利的风险资本融资场所.近几年来北美华人的科技创新企业,越来越多的吸引了西方主流创业投资公司的资金.

海外华人高科技园区主要通过市场行为主导﹑民间方式运作.应该游说加拿大联邦﹑BC省和温哥华市政府,取得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争取有关的优惠扶持政策;向各界推介园区项目.募集资金组建园区开发公司,负责对园区土地的开发﹑房屋建造﹑工业和商业物业管理﹑行政中心以及其它相关基础和后援业务;也可通过收购或者租用物业开办研发基地,甚至在创办前期建立一个没有实际区域的虚拟科技基地;通过聚集一批敢冒风险﹑有远见的中外企业家,共同发起成立创业投资控股公司或创业投资基金,专事对园区内外华人中小高技术企业兼并﹑收购和对新产品的投资开发,集团公司整体或者分拆后的公司可在条件成熟时选择在CDNX或者NASDAQ股票市场上市;建立华人经济资源信息库,形成信息网络.为技术供应方和投资方提供技术交易和咨询服务,帮助设立科技企业.借助世界华商网络招商,促进全球华人的可流动资金向温哥华华人高技术产业转移;动员国内大﹑中小企业在华人园区投资设立研发基地,进行企业技术产品难题招标;与中国国内的若干高科技开发区或华商科技园建立合作关系.国内的科技开发区只能吸引部分回国留学人员,而对数量更大的未归海外学子的知识技能无法利用,国内的研发条件和财经环境更与北美不可同日而语,尤其没有二板市场,风险资本缺乏正常的退出机制.所以双方在海外进行合作是一个双嬴策略,如果把成果孵化﹑研发项目总体规划﹑初步设计放在海外,把二次开发或产品制造放在国内开发区进行,则会形成国内外研发﹑生产和市场推介的良性互动局面. (完)   ——多伦多信息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