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香港移民锐减,中国大陆移民激增,大多伦多地区的多伦多﹑万锦﹑烈治文山及密西沙加等4市于近5年里,讲普通话的居民增加了71%;讲广东话的居民仅多了14%,导致华人小区,不管在居住地点以至小区面貌,都起了很大的变化。
中国大陆移民与香港移民在大多伦多地区的选择聚居点有所差异。据加拿大统计局向该报提供的数据显示,近5年里,以普通话为母语的居民(大多是中国大陆移民)较多选居多伦多市或密市,尤其是士嘉堡及北约克区;而广东话为母语的居民(大多是香港移民)则较喜选居万锦或烈治文山等近郊城市。
统计指万锦市的广东话居民人数近年急速增长,由2001年的2.96万人,增加至2006年的4.11万人,5年内多了1.15万人,升幅达39%。该市的普通话居民则由2001年的2420人,增至2006年的5600人,5年内多了3180人,而尽管基数较低,但增幅是惊人的131%。
与此同时,烈市于近5年也是同样有较多广东话居民迁入,由2001年的1.29万人,升至2006年的1.57万人,5年内多了2800人,升幅有22%。普通话居民则由2001年的1465人,升至2006年的2395人,5年内多了930人,升幅有63%。
烈治文山及万锦市华商会副会长梁万邦对上述数字作出响应,他认为烈市及万锦市的居住空间较大﹑环境较好,及名校也较多,难怪原先居于士嘉堡的香港移民近年逐渐北移。
他续称,很多时新移民会选居接近亲友或有华人商场的住宅区,造成港人群居现象。另外,不少由香港移民经营的商店和餐馆较集中于士刁东路或第7号公路一带,故一些商户东主也因而选居靠近其商铺的万锦市或烈市。 (责任编辑:admin) |